
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就湖南疫情防控四答記者問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朱玉文 段涵敏
1月30日,長沙市和郴州市各有一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患者治愈出院。
截至1月30日12時,湖南省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277例,累計報告重癥病例38例,現有重癥病例29例,死亡病例0例,出院病例2例。其中,1月29日0-24時,湖南省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新增確診病例56例,張家界市報告首例確診病例。
1月30日下午,新湖南客戶端記者就湖南疫情發展態勢、疫情防控等相關問題,第四次專訪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急辦主任、主任醫師劉富強。
問:今天上午,長沙市和郴州市各有一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患者治愈出院,您作何評價?
答:這是一個很好的消息,這說明各級黨委、政府以及相關部門和醫療單位的舉措得力,我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的人出院,但我要強調的是,現在的防控工作絕對不可以掉以輕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對出院標準做了嚴格的要求。由于前期診斷的病例少,出院的病例相應也較少,隨著后期診斷和治療的跟進,出院病例數將會逐步增加。
問:1月29日,張家界市出現了首例確診病例,我省所有市州都有確診病例了,您如何看這一現象?
答:我想表達三點意思:一是,全省各地預防控制措施需要持續有效落實。二是,目前我省的病例分布與涉及武漢來湘或返湘人員分布高度吻合,提示加強武漢來湘返湘人群管理、排查仍是當前防控首要任務。三是,我省直接與湖北接壤的岳陽市、常德市要繼續加大工作力度,嚴防死守,長沙市面臨的防控依然嚴峻。
問:從很多新聞報道看,還是有很多人聚會、聚餐,您如何從流行病學和疾病傳播學的專業角度看這個問題?
答:目前已有證據顯示,新型冠狀病毒主要的傳播途徑為呼吸道飛沫傳播和密切接觸傳播。從流行病學研究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可通過家庭內密切接觸、聚餐和社區聚會等方式傳播,我省也發現了類似的傳播案例。因此,應繼續倡導減少聚會、減少不必要的出行、佩戴口罩、勤洗手等預防措施,降低個人暴露和感染機會。
專家檔案
劉富強,博士,主任醫師。中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碩士研究生兼職導師。1971年8月出生,1995年6月畢業于中南大學(原湖南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獲得預防醫學學士學位。獲得2001年6月中南大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碩士研究生學位,于2009年11月中南大學傳染病流行病學博士研究生學位,2010年11月晉升為主任醫師。
先后從事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教學與科研、重大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現場流行病學調查處理,參與湖南省SARS、霍亂、人感染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傷寒、甲肝、鉤體病、腎綜合征出血熱等傳染病防控工作和健康科普活動。碩士研究生兼職導師,國內多個雜志編委和審稿專家。先后承擔省部級科研課題和省衛生廳/衛健委科研課題多項。科研成果獎勵,發表論文150余篇;參與編寫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實用手冊》、《傳染病疫情處理與預防控制》、《現代公共衛生》等書籍5部,曾先后獲中華預防醫學會抗擊非典先進科技工作者、全國埃博拉出血熱防控先進個人、湖南省2016年度最美青年衛士、湖南好醫生、湖南衛生應急先鋒、湖南疾控時代先鋒等榮譽稱號。
現為國際應急管理協會IAEM亞洲區衛生應急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華預防醫學會轉化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南省營養學會常務理事、湖南省營養學會健康教育專委會副主任委員、湖南省預防醫學會理事、湖南省預防醫學會流行病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湖南省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委員、湖南省首批健康傳播專家。曾獲湖南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省預防醫學會科技獎二等獎、中華預防醫學會科技獎三等獎等科研成果獎勵,發表論文1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60余篇;參與編寫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實用手冊》、《傳染病疫情處理與預防控制》等書籍5部,擔任國內多個期刊雜志審稿專家。
責編:王珈
初審:王珈 二審:王珈 終審:王珈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下載APP
分享到